明代的〈灰陶二進四合宅院〉,讓我想起一位西北姑娘。
我的西北姑娘有好幾個名字,她說自己出生時里長給她起名樂樂,我一陣納悶;原來,村里所有的小孩都是里長幫忙報戶口的。所以,幾乎每一家的新生兒都會有個里長起的名,戶口簿上的名字。
村里和家裡的人叫她樂樂好一陣子;不知道是生病還是不聽話,爺爺覺得樂樂這個名字不好,給她改了單名惠一字,吳惠。西北姑娘說,母親不喜歡吳惠這個名字,因此替她取了個小名叫作萱萱,從吳樂樂到吳萱萱,我的西北姑娘眼神閃閃爍爍,嘰哩呱啦說著她的名字的故事。當然,她現在不叫樂樂,不是吳惠,也不叫萱萱。
她有十幾個名字,曾登記在戶口簿上。
西北的農村,我想像是黃土低矮的磚房,和我在中衛看到的農村街景一樣。但樂樂不是這麼說的,樂樂告訴我,阿婆家是四合院,裡面有一顆她喜歡的大樹,她喜歡在裡面繞著樹轉圈圈。
吳惠跟我分享整個四合院的格局,在桌上憑空用手指畫了畫,門進來是客廳,左邊、右邊的房間住爺爺的兄弟,旁邊有顆我很喜歡的大樹,樹上有鞦韆。在進一個門,是吃飯的地方,還有好多房間...繞一圈後,從正門出來旁邊就是茅坑。
我想像她口中的西北農村,她說,那是個奇幻的地方;每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大樓,那個大樓裡面是空的,沒有一個同學敢進去,因為進去之後,會迷失回家的方向。
看著上海震旦博物館這座明代的四合院灰陶,好精緻。黃黃的陶土讓我想起西北姑娘的家,她1996年出生在西北驪軒古城附近,記得她開心的和我分享,她家離「古羅馬遺址」很近很近,等我哪天去玩。可惜,在她改名瑾萱後,她小時候記憶中的四合院,已經全數拆遷完了。
村里和家裡的人叫她樂樂好一陣子;不知道是生病還是不聽話,爺爺覺得樂樂這個名字不好,給她改了單名惠一字,吳惠。西北姑娘說,母親不喜歡吳惠這個名字,因此替她取了個小名叫作萱萱,從吳樂樂到吳萱萱,我的西北姑娘眼神閃閃爍爍,嘰哩呱啦說著她的名字的故事。當然,她現在不叫樂樂,不是吳惠,也不叫萱萱。
她有十幾個名字,曾登記在戶口簿上。
西北的農村,我想像是黃土低矮的磚房,和我在中衛看到的農村街景一樣。但樂樂不是這麼說的,樂樂告訴我,阿婆家是四合院,裡面有一顆她喜歡的大樹,她喜歡在裡面繞著樹轉圈圈。
吳惠跟我分享整個四合院的格局,在桌上憑空用手指畫了畫,門進來是客廳,左邊、右邊的房間住爺爺的兄弟,旁邊有顆我很喜歡的大樹,樹上有鞦韆。在進一個門,是吃飯的地方,還有好多房間...繞一圈後,從正門出來旁邊就是茅坑。
我想像她口中的西北農村,她說,那是個奇幻的地方;每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大樓,那個大樓裡面是空的,沒有一個同學敢進去,因為進去之後,會迷失回家的方向。
看著上海震旦博物館這座明代的四合院灰陶,好精緻。黃黃的陶土讓我想起西北姑娘的家,她1996年出生在西北驪軒古城附近,記得她開心的和我分享,她家離「古羅馬遺址」很近很近,等我哪天去玩。可惜,在她改名瑾萱後,她小時候記憶中的四合院,已經全數拆遷完了。
四合院的基本格局是一個四面圍起來的院子,多坐北朝南。四合院內的房子各自獨立,又相互連結;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,廂房則供家族成員起居用。房屋佈局強調尊卑之分,內外之別也體現長幼有序的傳統家庭觀念。
聽著導覽機介紹這件作品,腦中突然想起一段話:四合院裡怎麼可能只種一棵樹?那豈不成了困。
這件〈灰陶二進四合宅院〉令我著迷,廳堂內或坐或臥的人、院內工作的侍僕,他們停格不動,好像生來就為了做這件事。只有後堂二樓陽台上那位梳高髮髻的婦人,彷彿和我一樣是個外人,斜靠著欄杆注視四合院裡發生的一舉一動。
宅院建築的形象寫實,展現出當時的生活情境。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雕塑,好像可以看到大家住在一起,吵吵鬧鬧,彷彿天天都在過中秋節。
聽著導覽機介紹這件作品,腦中突然想起一段話:四合院裡怎麼可能只種一棵樹?那豈不成了困。
這件〈灰陶二進四合宅院〉令我著迷,廳堂內或坐或臥的人、院內工作的侍僕,他們停格不動,好像生來就為了做這件事。只有後堂二樓陽台上那位梳高髮髻的婦人,彷彿和我一樣是個外人,斜靠著欄杆注視四合院裡發生的一舉一動。
宅院建築的形象寫實,展現出當時的生活情境。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雕塑,好像可以看到大家住在一起,吵吵鬧鬧,彷彿天天都在過中秋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