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文 ▎《勸世三姐妹》:我們是否害怕過於貼近生活的表現



父親傳來《勸世三姐妹》的影片,附上文字:台灣的文創!!不知看過以後,您有何感想?


六月最後一天上午八點半,我猶豫了二十分鐘決定回覆真實想法而不是一個貼圖逃避,「以開放的心態,很接地氣很寫實⋯⋯(略)

想想電影、美國饒舌歌曲哪裡沒有髒話?應該看完整齣音樂劇,再評論他們比較好。」然後附上衛武營網站上《勸世三姐妹》節目資訊。



「天佑台灣!」爸爸只回覆了這麼一句話。



為什麼寫這篇——


長久以來,父親和我鮮少交流;不是不願意,是無法。跨時代的思想鴻溝有時連血緣相親也很難做到相互理解。我希望改善關係,而不是冷漠和相敬如賓。為避免衝突而失去任何交流其實很疏離。




祖父那時代的男人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,不需要太聰明,最好不要太有想法。練習家務,穿著得體,找個愛自己的人組織家庭就是最大的孝道與美好。父親承襲了這種認知,我尊重。但我的父親對於這種思想在行為時猶疑了,他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開明與西化的教養,小至幼年時學習西餐禮儀,大至望女成鳳的高壓教育。




回到《勸世三姐妹》,其架構來自契訶夫《三姊妹》。套句契訶夫說的:「在舞台上應該像在生活中一樣的複雜和一樣的簡單。」




《勸》釋出的「開場曲」影片中有情緒性的國罵,不過是種表現。舞台上的赤裸——不經過鏡頭取捨,整幕攤開的表演彷若在家中客廳看見翻桌爆粗口的畫面,充滿真實感。我在影片中感受到一股對父權的抵抗。




許多人針對國罵部分感到憤慨,甚至稱之低俗的藝術。確實,對髒話感到不適是出於道德的教化。我看了不舒服、母親看了不欣賞,以及父親看了不認同都是不同程度的被刺激。我認為是因為貼近生活、因為太寫實而不舒服,但這是低俗嗎?我觀看後的不舒服並非來自感覺到低俗,而是激進。這種如臨感不就是舞台劇的魅力嗎?




比起凝視真實,我們更能接受美化過的現實。




《勸》的影片引發很多對「藝術」的批評。當創作挑戰了傳統,藝術遭罪自古至今都不缺乏,例如1863年馬奈(Édouard Manet)的 〈Le déjeuner sur l’herbe〉就是一個爭議代表,畫作中一位裸女與兩位紳士同座,場景在公園裡,既沒有天使也沒有神話故事,暗指了某種現實現象(賣淫)。另外還有1866年庫爾貝(Gustave Courbet)的〈L'Origine du Monde〉極度寫實地特寫了女性私密處,儘管是現在也讓人感到過份強烈。以上兩件作品都受到極大的批評,但明明走進博物館裡很多繪畫都是唯美的女性裸體,怎麼不是情色與低俗?因為西洋繪畫中的裸女通常和神話有關,但若畫家將裸露的身體和現實世界結合呈現,便會引來巨大的批判,被貼上不雅甚至褻瀆藝術的說法。




既然批評改變不了事實,或許我們能透過認識畫家、和其創作背景來理解為什麼。上述的兩位畫家都受寫實主義影響,都期望反映事物的真相。查詢庫爾貝,一定會看到他的名言,「我不會畫天使,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天使。」他不以宗教、神話為題材,因為他知道「真實世界」不是只有美好。




《勸》開場曲影片以音樂為媒介呈現一段故事,我首先聯想到的是 Lily Allen 〈Fuck you〉,旋律輕快、歌手聲音甜美,這首歌有沒有不雅?還是英文太差聽不懂Fuck you的意思,所以這首歌沒有不雅?




我沒有看過這部劇,因此對劇沒有觀點;好與不好見仁見智,我寫了這篇似乎支持的文章,不是支持這齣劇的內容或做法,而是想為藝術、為創作的自由與民主發聲——




上天保不保佑台灣我不確定,但若每個人都心胸開放,那我們的國家、我們的社會絕對會少一些衝突與仇恨。




「人之為人的全部問題在於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的矛盾。」




或許我們可以問問劇團的製作團隊,釋出那支影片的用意何在?背後有什麼想法和原因,以此幫助我們了解團隊想表達的內容。




最後,我最欣賞的是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接受了、保護了藝術的多元性。



Facebook Post/過於真實的表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