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那麼大 ▎在南京逛美術館,〈坐看雲起時〉展覽心得




展覽:坐看雲起時——江蘇省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畫專題展

或許是受環境影響及個人偏好選擇,我較常看西洋畫或當代藝術的展覽。在中國的時間,去的美術館很多,講究的、官僚的、為了提高文化水平而建的;有時甚至會因為看了一檔品質很好的展覽,而感動。




有時候會感動,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深遠;這裡的中國不單是個地理名詞或政權概念,是歷史與時間相輔相成留下的產物。比如說,我在南京美術館看了「坐看雲起時」這檔展覽,才認識唐寅的《陶穀贈詞圖》,這幅作品典藏於故宮,而我看到的不過是傅抱石的臨摹之作。


《陶穀贈詞圖》就在台北,我想自己可能踏進故宮都不一定會發現和認識她吧。又怎麼會因查閱她的典故,而感到有趣。(決定一回台灣就去故宮)


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。





展覽將「中國畫」分成三個時期,並以「疑古」、「變古」和「懷古」來命名,依據這三個主題分三個樓層呈現;陳述20世紀這一百年,中國自五四運動到革命、戰爭、文革、重建,社會的動盪讓傳統國畫藝術走向一個什麼樣的面貌。(是畸形吧,我花了近三小時看完展覽的感受...)


首先看到的是「疑古:改良與革命(1900—1949)」,




展間裡如豐子愷、吳作人、張大千、馮超然的作品迅速地抓住我,很是喜歡。雖然沒有導覽,沒有語音解說,但在畫與畫之間安排了許多引述的文字如:

中國畫家自臨摹舊作入手。西洋畫家自描寫實物入手。故中國之畫,自肖像而外,多以意構。雖名山水之畫,亦多以記憶所得者為之。西人之畫,則人物必有概範,山水必有實景。雖理想派之作,亦先有所本,乃增損而潤色之。

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


傳統中國畫講求的是寫意,多數畫家自臨摹舊作入手。然而,這樣的表現形式相較西方的寫實、重結構顯得衝突。我在一片沈靜中觀賞吸引我的作品,然後又看到一段文字:

中國畫學之頹敗,至今日已極矣!凡世界文明理無退化,獨中國之畫在今日,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,三百年前退五百步,五百年前退四百步......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!



——徐悲鴻《中國畫改良之方法》

這些畫與畫間的語句,有點像是小時候在黑板上抄寫靜思語,對我而言既有趣味又能引發思考空間。




…自家創作的,簡直可以說沒有,這就是王派留在畫界最大的惡影響。...像這樣的畫學正宗,像這樣社會上盲目崇拜的偶像,若不打倒,實是輸入寫實主義、改良中國畫的最大障礙。

——陳獨秀《美術革命》


力求改革的那些人,他們所處的時代受西方科學影響,又因為當時畫家職業化和繪畫商業化,使得新青年們高呼「自強」。要畫自己的畫,必須「不破不立」。姑且說這些經歷19世紀末期的人,想要改變的是思想上的禁錮,而非真的要「沒有自己」的西化吧?



二樓展間「變古:改造國畫與國畫家(1950-1979)」,

在文學上,我特別喜歡讀以文革那段歷史為背景的小說;如今以藝術來閱讀這個背景,畫作上的詩文沒了,內容圍繞在草根人物的寫真居多。就連山水畫中,都能看到建設的風貌,非古卻真。




1970這個太敏感的時代,做為「國畫家」的畫家,他們必須學習毛澤東思想、參加革命的實踐,和人民一起奮鬥…我想這些畫作就是完全正確正確的思想與觀點。




最後是三樓的「懷古:傳統的復蘇與再造(1980-1999)」,

老實說,展間內沒有太多“引我入勝”的作品;許多畫作少了優雅,野生感又不足,或許是彆扭吧。當下我有種感想:是不是在沒有思想下(或該說在被剝奪思想下長大),對時代洪流的恐慌,未來有什麼?或者該問,未來是什麼?



關於「中國畫」的古今,關於原始的、廢棄的、現代及未來;我想五四運動之前的守舊還是有令人著迷的精緻。至於1970年代的敏感時光,國畫也有它特別之風采,反觀現代,不完全的不東不西,或許真如展覽摘述中所言:「中國畫窮途末路論」再一次體現了百年中國畫的滄桑巨變所帶來的精神焦慮,引發了美術界對中國畫是否日薄西山的激烈爭鳴和深入反思。


為什麼年輕就要打破束縛?而年老才能率性自在。


我認為,無論說是融合或「折中」,其實都是衝突。任何一種賦予生命力的民族藝術,都有它不可取代的傳統文化脈絡,再現時若得以與現實生活產生關聯,那為何不是懷古的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