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想到一個名字,有點模糊的回憶。
閃過短居日本14天,然後徹底愛上東京的一些片段。
當時只是去沈澱,也算是生活,所以並沒有拍什麼照片記錄,現在想想除了不能和大家分享外,其實一點也不後悔。
在步調飛快的城市慢活,聽起來有點散漫,但絕對絕對是個傲慢的享受。
我的玩法很隨性,一天只安排一個景點,不查路線就出門,通常照感覺走也能走到目的地。
先說我住的地方下北澤,屬於日本高級住宅區。從南口出來,分支狀的巷弄,我到第三天還是迷路,但總能發現驚喜,這大概就是不經意。這裡比較沒有高樓聳立,多半是三到五層樓的商店和住宅。
我住的地方是樓中樓挑高,頂多6坪,離下北澤南口走路約15-20分鐘。這樣一間套房一個月約日幣8萬,包水電、網路,算是一般般,但我覺得住的很舒服。晚上從地鐵散步回家時,總是最美好的時光。
聽日本友人說,日本物價雖高,但房價不如台北高,舉例來說,同樣一間15坪的小屋,下北澤一千萬台幣可買到,台北市(高級住宅區)也是一千萬。但若比起物價,那台灣的房價就比日本貴得多了!
另外,車子也是,你會看到滿街的新車,因為他們買新車不貴,但過了幾年,車子一老,稅金就會變得超級超級貴。這大概就是為何日本空氣這麼好了~
我非常喜歡下北澤的建築,當然還有「感覺」。
有天晚上回來時,繞到了GeKi Theatre,外圍聚集了剛從戲院出來的男男女女,三五成群的外國人和日本人。穿得很藝文、揹著相機,然後有些人手中叼了根涼菸,味道不怎麼刺鼻。
這樣的群體完全沒有帶給路人任何壓力,反而想多看好多眼他們的自然。
老實說,如果我是畫家,這樣的一幅畫絕對絕美。眨兩下眼,那樣自在的談笑沒有為何,就在記憶裡存了底。
大家喜歡到日本Shopping,或是來下北澤挖寶,我指的"挖寶"是市集或二手名牌,當然還有近年來很流行的「古著」。沒錯,下北澤真的很多、很多,但逛了兩天後,我覺得真的還好,比較好買的是小包包!每次在東區或師大逛小店,二手包包總是很貴,但這邊好看的小包包真的滿多的,價位也都在2-4千日幣上下,但若你想找「二手名牌」,還是建議去自由之丘,那裡會比下北澤來的好買。
我在下北澤基本上沒有買到「古著」,仔細回想,好像也真的沒買到什麼東西。就用這兩張照片紀念那裡裝潢都很有味道的小店吧!
下北澤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。
這裡我最喜歡的還是居酒屋、二手傢俱店和文具店。或許是因為裝潢吧,這些店的裝潢總是很美,所以我說,來下北澤,看看建築吧,看看文化吧,簡約卻獨具匠心的建築,或許是最值得慢慢品嘗的。

